2022-06-22 10:00发布
案例1: 1993年2月4日天津市医药工业技术研究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新药“,心苏明胶囊”发明专利,发明人为顾云、康盛世、马惠文、张玉珠。同时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早期公开说明书。1993年4月13日,天津市医药工业技术研究所与{方信}市花城制药厂签订心苏明胶囊技术转让协议。双方约定:天津市医药工业技术研究所转让心苏明胶囊的品种、处方、生产工艺等;{方信}市花城制药厂向天津市医药工业技术研究所支付心苏明胶囊技术转让费120万元,天津市医药工业技术研究所心苏明胶囊只能在国内两地各转让一家进行生产,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或变相转让。上述协议已办理技术合同认证登记。①因为该专利还没有被授权,所以此则案例是专利申请权转让,它与专利权转让相类似,很容易混淆。案例2:辨析:专利申请权转让与专有技术转让有何区别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1987年6月,原告上海大华化轻工业公司(简称大华公司)与被告无锡某研究院院长孔德凯签订了一份“转让安全节能电镀循环过滤加热器专利申请权合同”,双方约定:孔德凯将其非职务发明“安全节能电镀循环过滤加热器”的专利申请权转让给大华公司,由大华公司自主办理专利申请,孔德凯放弃专利申请权,(即使大华公司只实施未申请专利,孔德凯也不提出申请);大华公司支付给孔德凯专利申请权转让费10万元,其中,合同签约后预付5万元,合同公证后补付5万元;合同签字生效后,即由大华公司到公证机构办理公证手续。合同还约定,以后不论大华公司在生产中的经济效益如何,孔德凯无权再要求大华公司支付报酬,亦不承担经济退回风险。合同签订后,大华公司分两次支付给孔德凯转让费6万元,但未按合同规定办理公证手续。孔德凯认为大华公司未按约支付转让费,便于1987年7月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1988年6月,孔德凯申请的专利经中国专利局公告。据此,大华公司向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孔德凯返还转让费6万元,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本案虽然合同中写明的是“转让安全节能电镀循环过滤加热器专利申请权合同”,但是技术所有人在签订转让合同前并未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此技术的专利申请,而是在转让合同签订后才办理申请事宜,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本案中双方转让的并非专利申请权而是非专利技术即专有技术。两者的界限就在于是否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专有技术必须是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案例3:1993年5月27日,赵英俊将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研制的“一次性多头加药器”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1993年6月10日,国家专利局向赵英俊发出了专利受理通知书,确定的申请号为933032803。1993年8月17日,赵英俊经与长春市佳林医用塑料制品{}(以下简称佳林公司)协商,决定将该项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佳林公司,双方签订了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合同约定,赵英俊将“一次性多头加药器”的专利申请权转给佳林公司;佳林公司付给赵英俊转让费10万元,1993年8月24日前支付5000元,余款95,000元于长春市专利事务所接到授权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支付;本合同生效之日起,由中介方长春市专利事务所办理专利申请人变更手续;佳林公司如未按期支付给赵英俊95,000元,本合‘同终止,由赵英俊到国家专利局办理专利权变更手续。合同签订后,佳林公司按合同约定的期限给付赵英俊5000元。赵英俊也按合同约定于8月24日将受理通知书、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书、一次性多头加药器设计图、外观设计简要说明及外观设计图等全部交付佳林公司。1993年12月4日,国家专利局向长春市专利事务所发出了授予申请人为长春市佳林医用塑料制品{}的“一次性多头加药器”专利权决定通知书。收到该决定通知书后,佳林公司未按照合同规定给付赵英俊其余的95,000元转让费。为此,原告赵英俊向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被告佳林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在接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支付转让费95,000元,请求被告按合同第9条第2款约定,将“一次性多头加药器”专利权归还本人。本案是一起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纠纷,涉及的问题是在专利一方发生违约,是否应该归还专利权?专利申请权的转让必须签订书面的转让合同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著录事项变更手续,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并公告之后才真正产生法律效力。本案中,赵英俊将已被受理的“一次性多头加药器”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佳林公司,双方签订了转让协议,合同中亦明确规定转让费为10万元。佳林公司未按合同约定给付足够的转让费用,属于违约行为,按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应返还该专利。赵英俊可以依据法院判决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再次办理著录事项变更手续,使之成为真正的专利所有权人。
最多设置5个标签!
案例1:
1993年2月4日天津市医药工业技术研究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新药“,心苏明胶囊”发明专利,发明人为顾云、康盛世、马惠文、张玉珠。同时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早期公开说明书。1993年4月13日,天津市医药工业技术研究所与{方信}市花城制药厂签订心苏明胶囊技术转让协议。双方约定:天津市医药工业技术研究所转让心苏明胶囊的品种、处方、生产工艺等;{方信}市花城制药厂向天津市医药工业技术研究所支付心苏明胶囊技术转让费120万元,天津市医药工业技术研究所心苏明胶囊只能在国内两地各转让一家进行生产,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或变相转让。上述协议已办理技术合同认证登记。①因为该专利还没有被授权,所以此则案例是专利申请权转让,它与专利权转让相类似,很容易混淆。
案例2:
辨析:专利申请权转让与专有技术转让有何区别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1987年6月,原告上海大华化轻工业公司(简称大华公司)与被告无锡某研究院院长孔德凯签订了一份“转让安全节能电镀循环过滤加热器专利申请权合同”,双方约定:孔德凯将其非职务发明“安全节能电镀循环过滤加热器”的专利申请权转让给大华公司,由大华公司自主办理专利申请,孔德凯放弃专利申请权,(即使大华公司只实施未申请专利,孔德凯也不提出申请);大华公司支付给孔德凯专利申请权转让费10万元,其中,合同签约后预付5万元,合同公证后补付5万元;合同签字生效后,即由大华公司到公证机构办理公证手续。合同还约定,以后不论大华公司在生产中的经济效益如何,孔德凯无权再要求大华公司支付报酬,亦不承担经济退回风险。合同签订后,大华公司分两次支付给孔德凯转让费6万元,但未按合同规定办理公证手续。孔德凯认为大华公司未按约支付转让费,便于1987年7月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1988年6月,孔德凯申请的专利经中国专利局公告。据此,大华公司向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孔德凯返还转让费6万元,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
本案虽然合同中写明的是“转让安全节能电镀循环过滤加热器专利申请权合同”,但是技术所有人在签订转让合同前并未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此技术的专利申请,而是在转让合同签订后才办理申请事宜,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本案中双方转让的并非专利申请权而是非专利技术即专有技术。两者的界限就在于是否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专有技术必须是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
案例3:
1993年5月27日,赵英俊将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研制的“一次性多头加药器”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1993年6月10日,国家专利局向赵英俊发出了专利受理通知书,确定的申请号为933032803。1993年8月17日,赵英俊经与长春市佳林医用塑料制品{}(以下简称佳林公司)协商,决定将该项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佳林公司,双方签订了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合同约定,赵英俊将“一次性多头加药器”的专利申请权转给佳林公司;佳林公司付给赵英俊转让费10万元,1993年8月24日前支付5000元,余款95,000元于长春市专利事务所接到授权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支付;本合同生效之日起,由中介方长春市专利事务所办理专利申请人变更手续;佳林公司如未按期支付给赵英俊95,000元,本合‘同终止,由赵英俊到国家专利局办理专利权变更手续。合同签订后,佳林公司按合同约定的期限给付赵英俊5000元。赵英俊也按合同约定于8月24日将受理通知书、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书、一次性多头加药器设计图、外观设计简要说明及外观设计图等全部交付佳林公司。1993年12月4日,国家专利局向长春市专利事务所发出了授予申请人为长春市佳林医用塑料制品{}的“一次性多头加药器”专利权决定通知书。收到该决定通知书后,佳林公司未按照合同规定给付赵英俊其余的95,000元转让费。为此,原告赵英俊向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被告佳林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在接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支付转让费95,000元,请求被告按合同第9条第2款约定,将“一次性多头加药器”专利权归还本人。
本案是一起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纠纷,涉及的问题是在专利一方发生违约,是否应该归还专利权?专利申请权的转让必须签订书面的转让合同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著录事项变更手续,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并公告之后才真正产生法律效力。本案中,赵英俊将已被受理的“一次性多头加药器”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佳林公司,双方签订了转让协议,合同中亦明确规定转让费为10万元。佳林公司未按合同约定给付足够的转让费用,属于违约行为,按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应返还该专利。赵英俊可以依据法院判决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再次办理著录事项变更手续,使之成为真正的专利所有权人。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