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首页
问题库
资讯专栏
标签库
问答话题
发布
提问题
发文章
发明专利和版权的区别?
2022-06-20 10:17
发布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站内问答
/
美国商标
807
1
2
1条回答
国际商标注册
- 虽说不同的国家的处理程序和专利性要求类似,但是因为要一个国家一个国家进行申请,还是给申请人造成不小的麻烦。随着欧洲内部合作程度的加深,
2022-06-20 10:17 .
采纳回答
1、概念不同:版权其实就是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专利权是因特定的发明创造而享有的对发明物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2、主体不同:著作权的主体又称著作权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分为以下几类:
(1)根据著作权的取得方式不同,著作权主体可以分为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
(2)根据主体享有著作权的完整程度不同,可分为完整主体和部分主体。
(3)以著作权人所具有的国籍为标准,可以将著作权分为内国主体和外国主体。 专利权的主体是专利权人,即享有专利法规定的权利并同时承担义务的人。我国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依法定程序申请专利,成为专利的主体。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也可以成为我国的专利权人。
3、客体不同
著作权的客体即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以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具体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1)文字作品;
(2)口述作品,如演讲、报告、授课、法庭辩论等;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美术、建筑作品;
(5)摄影作品;
(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计算机软件;
(9)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作品。
专利权的客体:是指符合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具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创造是一种智力劳动。从民法的角度看,发明创造活动是一种事实行为,不受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因此,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从事发明创造活动并因此获得专利权。
我国专利法对发明创造规定如下: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造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又称小发明或者小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加载中...
一周热门
更多
>
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
美国商标注册有多少种商标
0个评论
突破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困境,卖何选择FBA头程物流?
0个评论
为什么美国商标注册被拒的原因有
0个评论
美国商标转让需要注意哪些交易陷阱
0个评论
美国商标注册时使用微软雅黑字体会怎么样
0个评论
已经注册好的美国商标无故被撤销是怎么回事
0个评论
什么是国际商标注册美国商标注册?
0个评论
注册商标时候选好类别就是对商标最大的保护
0个评论
×
关闭
采纳回答
向帮助了您的知道网友说句感谢的话吧!
非常感谢!
确 认
×
关闭
编辑标签
最多设置5个标签!
保存
关闭
×
关闭
举报内容
检举类型
检举内容
检举用户
检举原因
广告推广
恶意灌水
回答内容与提问无关
抄袭答案
其他
检举说明(必填)
提交
关闭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
付费偷看金额在0.1-10元之间
确定
×
关闭
您已邀请
0
人回答
查看邀请
擅长该话题的人
回答过该话题的人
我关注的人
专利权是因特定的发明创造而享有的对发明物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2、主体不同:著作权的主体又称著作权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分为以下几类:
(1)根据著作权的取得方式不同,著作权主体可以分为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
(2)根据主体享有著作权的完整程度不同,可分为完整主体和部分主体。
(3)以著作权人所具有的国籍为标准,可以将著作权分为内国主体和外国主体。 专利权的主体是专利权人,即享有专利法规定的权利并同时承担义务的人。我国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依法定程序申请专利,成为专利的主体。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也可以成为我国的专利权人。
3、客体不同
著作权的客体即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以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具体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1)文字作品;
(2)口述作品,如演讲、报告、授课、法庭辩论等;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美术、建筑作品;
(5)摄影作品;
(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计算机软件;
(9)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作品。
专利权的客体:是指符合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具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创造是一种智力劳动。从民法的角度看,发明创造活动是一种事实行为,不受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因此,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从事发明创造活动并因此获得专利权。
我国专利法对发明创造规定如下: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造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又称小发明或者小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一周热门 更多>